玉石的珍贵源自于它的稀有,年头越久、成色越好的玉石往往价值要更高。
因为是珍贵的宝物,所以古时的王公贵族都会佩戴由玉石制成的装饰物,从而彰显自己的尊贵身份,毕竟普通人家是用不起这种上等的宝物的。
我们经常能在古装剧中,看到显贵人家的公子哥,随身佩戴价值不菲的玉佩或是玉扳指,而出身富贵的千金小姐,头上也会佩戴样式精美的玉簪子。
从古时起,玉石就备受皇亲贵胄的追捧,而到了现代,玉石则成为了古董收藏家们的挚爱,许多玉石爱好者会游历各处,以高价收购成色各异的玉石,其中以罕见稀有的血玉价值最高。
因为市场有需求,这让文物贩子们嗅到了商机,他们以人工制造而成的假血玉,当作天然磨砺出的珍贵血玉去售卖,而制假的方法多种多样,其中以把玉石硬塞进活羊身体内的方式最为残忍。
那么活羊塞玉石的方法真的能制造出价值不菲的血玉吗?
01
血玉的形成
首先我们要知道何为血玉?顾名思义,即是血色的玉石。
成色好的血玉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犹如人的血管一样的纹路,而玉石通身红润显眼的色泽十分的漂亮。
具有普通玉石没有的观赏性,这是血玉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。
另一方面,血玉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的稀有,这种玉石通常只产于西
藏的雪域,甚至是只存在于古墓之中。
换句话来说,血玉基本上都是贵族的陪葬品,它埋在地下有千百年的时间,直到被盗墓者或是考古学家发掘。
西藏雪域的领土范围本就有限,古墓就更少了,所以作为陪葬品的血玉自然是少之又少。
当然,血玉的形成需要千百年的磨砺,这也是它珍贵的原因,简单来说,血玉原本也只是普通的玉石,但在作为陪葬品埋在墓葬主人的身边后,随着死者身体的腐化,血液会渗透进玉石之中。
那么时间长了,被血浸泡久了的玉石就变成了血玉,也就是说我们在血玉上看到的如同血管一样的纹路,其实就是人类的鲜血。
不过,对于血玉的血色究竟是如何形成的,外界并不只有这一种看法,毕竟经血浸泡而成的说法多少有点不靠谱,因为血是会逐渐凝结的,所以玉石长时间浸泡在血里的现象很难发生。
比较科学一点的说法即是部分专家认为,墓穴中含有的铁元素被氧化后,比较容易分解,那么在分解之后,这个铁的化合物如果被玉石吸收了的话,时间一长,是会导致玉石逐渐变色,最终形成血玉。
针对这2种说法,外界众说纷纭,但不论大家坚持那种说法,毫无疑问的是血玉的价值与珍贵性,所以在文物流通的市场,血玉常常是有价无市的,即便有钱都没处买。
02
杀羊取玉
那么在市场有需求,但是却没货的情况下,那些心怀不轨的文物贩子便看到了商机。
没有天然形成的血玉,但人可以想办法去造个假的啊!
最开始,文物贩子们试图根据专家所说的科学方法去制造血玉,即是将普通的玉石放置在含有铁离子的溶液中,他们以为,只要玉石吸收了铁的化合物,那么就一定会形成血玉。
然而这个人为造玉的效果却并不明显,真正的血玉往往要经过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形成,但文物贩子们制造的假玉仅在铁离子溶液中浸泡了几年而已。
几年浸泡形成的血色完全无法与真正的血玉相比,但凡稍微对文物了解一些的收藏家,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人造血玉,所以根本卖不上价钱。
用化学浸泡的方式完全行不通,文物贩子们又开始琢磨新招,如果血玉真是用血浸泡而成,那把玉石放进动物身体内泡上个几年不就可以了?
于是文物贩子们想了个把玉石塞进活体羊的身体里,用新鲜血液浸泡三年,最终再杀羊取玉的方法。
经过活体羊的鲜血浸泡三年,玉石的血色通透而漂亮,稍微经过艺术加工便可以假乱真,连专家看后都会判断是真的,以此文物贩子们便可获得暴利,甚至可以卖得天价。
但是这一造玉的方式实在太过残忍,将玉石放进活羊体内对羊来说是一种折磨,这种虐待之后再杀羊取玉的行为遭到了许多人的谴责。
03
人为财死
可是文物贩子可并不在乎这些谴责,老话说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,对于他们而言,利益才是最大的,群众的谴责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。
当然,被造假的文物也不仅仅只有血玉而已,只要是能获取巨大收益的,文物贩子都会想方设法造假,而随着科技的发展,如今的造假方式多种多样。
更有甚者,直接造了一座假的古墓来哄骗外行的富商。
因为现如今的市场假货泛滥,所以喜好文物收藏的富商也提高了警惕,那么为了让这些富商能完全相信自己,文物贩子们费时费力的造了一座假墓穴,并表示可以让富商直接进墓里挑选陪葬的文物。
富商哪见过这种阵仗,对于文物贩子的话也就深信不疑,而且他们在做完交易之后,基本上是不敢声张的,毕竟盗窃墓穴是犯法的。
但这样一来就更好地掩饰了文物贩子的售假手段,富商们在被骗了后,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把文物拿出来,等到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时,文物贩子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。
就是因为有这些昧着良心造假售假的文物贩子扰乱市场,如今的文玩界才越来越乱套,也不知这种乱象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被整治。
04
结语
“琼台玉馆照青红,梦断思陵桧柏风;三十二门金锁合,年年春到扫梧桐”。
文物是历史遗留的瑰宝,同时也是人类的文化遗产,就像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这档节目中说的那样,人的生命是稍纵即逝的,但人类文明留下的遗产,却可以在人类生命消逝后长久的存留下来。
但文物也是损坏后就难以修复的,虽然国家现如今已经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文物修复师,可部分文物的损害是不可逆的,所以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,一定要珍惜存留下来的文化遗产。